為進一步促進和保障特殊需要兒童平等的受教育權,豐臺區教育委員會,基教一科及北京教育學院豐臺分院師訓辦于2019年11月5-8日分別在首經貿附屬中學、東鐵營二小、芳星園二小分別舉辦“豐臺區2018—2019學年度第二學期融合教育課堂教學研討會”,就特殊需要兒童面臨的教育狀況和方法進行探討,并分享學校開展融合教育的具體做法,以期對豐臺區融合教育的開展起到借鑒和推動作用。
豐臺區2018—2019學年度第二學期融合教育課堂教學研討會在首經貿附屬中學、東鐵營二小、芳星園二小分別舉辦分別召開,來自全區各中小學負責融合教育工作的37位領導、豐臺區融合教育師資培訓項目班的老師、校領導踴躍參與了此次會議。
出席會議領導及嘉賓有:豐臺區教委基教一科張容靜老師,北京教育學院豐臺分院師訓辦副主任崔志鋼,北京教育學院豐臺分院語文教研員謝守成 ,北京教育學院豐臺分院數學教研員俞京寧,東鐵匠營第二小學校長許芳, 豐臺區教育科學研究院史向新老師,豐臺區東高地四小洪彥老師,北京教育學院豐臺分院附屬學校熊春穎老師,豐臺區芳星園第二小學尚秋菊老師。
隨后由各位融合教育各個學科的老師,為在場領導和教師帶來了精彩的融合教育展示課。
點評小組(點評)環節
點評組認為;老師們通過感性認知帶動了學生們的理性思考讓學生們認識到了課堂要說明的要點、特點,借住特點推演出相應的方法,同時給孩子們留出了拓展性思考空間。
在課堂設計環節,老師們做到了循序漸進,由淺到深帶入,但更需要融合孩子的特點,融合學生的認知,跟隨著孩子們的認知去引導他們自由思考,讓孩子們學會自主學習,主動學習。
小組匯報方式(點評)
通過小組匯報的方式來完成任務做出總結,我們可以看出在每個小組匯報的時候,學生的這種表達是非常清楚、且有條不紊的,而在表達的過程中我們也可以看到學生的思維活動是相當的活躍的。老師們通過讓學生回顧的形式,進行反思實踐活動中的問題,同學們也呈現出了極其縝密的思維方式。
且通過生生互評的方式來達成了一個實踐活動的評價標準。并且不僅僅是讓同學們對教學內容的關注,同時也團隊協作精神有了很多的感受與關注。這對同學們的生生互評中的綜合實踐能力有極大的幫助。
近一年來教師們從了解融合教育思想到理念最后到培訓模式,研究探討,科研課題,課堂實踐老師們也是逐步帶領著學生一步步接近預期目標。
目前豐臺區的融合教育工程在區里面走進了普通學校,走進了培訓學校,在市里面我們也做到了融合教育的示范校,通過這些活動,讓我們更深入的了解了融合教育,同時也走進了一些有特殊需要的學校。
在這一年的培訓里老師們個個都有了提升,希望老師們可以把匯報總結進行梳理、進行優化,然后將這些帶回到實際的工作當中,服務我們的學生、家長,服務我們的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