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uby id="5heaz"><sup id="5heaz"></sup></ruby>
<rp id="5heaz"></rp>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歡迎訪問教育之聲網
滾動新聞:
首頁 > 要聞 > 正文
家鄉美味成鄉愁 七旬父母15個行李箱漂洋過海配齊
2019-02-11 09:56:18   來源:揚子晚報   

  【教育之聲網2月11日消息】春節假期結束了,拜別父母的你行囊里是不是塞滿了老人精心準備的“配齊”?在蘇州,就有一對老夫妻,為出國在外的兩個女兒,常年不斷地準備各種家鄉美食。

  “年前小女婿回加拿大時,大箱子裝滿了年貨,把20斤山核桃、2斤松子、5斤筍干、2斤筍豆都帶走了。”78歲的吳偉平說,隨后大女兒又回國住了10天,走時帶了兩大箱東西,家里“存貨”一下子清空了。于是,大女兒剛走,他和老伴又忙著“補貨”,生怕怠慢了小女兒。“一年四季‘連軸轉’,家里常年‘備貨’,兩個女兒誰先回來誰先拿。”吳偉平樂呵呵地說。

  吳偉平的老伴叫胡仲英,76歲,老兩口住在蘇州市姑蘇區雙塔街道網師巷社區,是地道的“老蘇州”。夫妻倆有兩個女兒,大女兒已54歲,1985年去日本留學,之后跟隨老公定居在日本大阪;小女兒也52歲了,20年前通過技術移民去了加拿大溫哥華。生在蘇州,長在蘇州,女兒們從小吃慣了父母燒的蘇幫菜,去到異國他鄉最難適應的就是飲食。時間久了,家鄉美味成了縈繞心頭揮之不去的鄉愁。

  胡仲英告訴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大女兒是服裝設計師,小女兒從事財會工作,平時比較忙,回國探親的機會并不多。每次回家,女兒們會第一時間到處尋覓家鄉的味道,無奈逗留時間太短,而蘇州人又講究“不時不食”,很多美食有較強的季節性,女兒們離開時總感嘆“吃不夠”。

  剛開始,老夫妻倆琢磨著,寶貝女兒們一年才回來一次,提前多準備些她們愛吃的東西。等她們到家,放下行李就可直接開吃。“吃不完的,她們不舍得留下,會主動‘打包帶走’。”不知不覺中,吳偉平和老伴囤的貨越來越多,家里小小的儲藏室被堆得滿滿當當。吳偉平拿出一大袋萬年青餅干說:“國外的餅干也很多,但大部分芝士和奶油味太重,小女兒最喜歡吃這種餅干,蔥油味的,還有小酥餅,買好了一大包,等女婿到家打包裝箱。”紫牛新聞記者看到,胡仲英還特地為小女婿準備了2瓶正宗的紹興老酒。

  “這些都是女兒愛吃的,大餅油條是在雙塔菜場買的,玫瑰包子也是老頭子特意找的一家女兒愛吃的小店買的,讓她帶著在飛機上吃。買這幾樣點心,跑了大半個蘇城。”2018年11月26日,大女兒臨走前,胡仲英又在滿滿的兩個行李箱中,塞進12個王氏大餅、4根油條、2盒菜包、2盒玫瑰包,還有5斤萬年青、15個灰湯粽。

  外孫女都20多歲了

  也十分孝順

  紫牛新聞記者了解到,上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吳偉平和胡仲英的兩個女兒相繼出國,這在當時的工薪家庭中并不多見。胡仲英記得很清楚,大女兒去日本留學時,她和老伴每月拿著30多元工資,省吃儉用攢下來的積蓄幾乎全給了女兒:“開學時只帶了一個簡單的行李箱。”

  老兩口說,兩個女兒都是捧在手心里的寶。大女兒性格比較內向,言語不多,但做事認真,也很要強;小女兒從小活潑開朗,能說會道十分討人喜歡。吳偉平告訴記者,其實兩個女兒都非常貼心,離家這么多年,每周聯系父母不會少于三四次?,F在手機普及了,女兒教他學會用微信視頻通話。“前陣子日本刮了臺風,大女兒馬上打來電話報平安,讓我們放心,平時聊的大多是我們的身體是否健康,”吳偉平說,小女兒是家里的開心果,通話時會告訴他們一些國外的新鮮事,也會問問他們參加了哪些社區活動。

  看到媽媽常年牽掛國內的外公外婆,吳偉平的兩個外孫女也格外懂事。如今,兩位老人的大外孫女已大學畢業當了老師,在加拿大的小外孫女在讀大三。胡仲英表示,小外孫女不僅是“學霸”,古箏、鋼琴、琵琶的水平都非常不錯,她準備大學畢業后回來到清華大學繼續深造。由于小時候在外公外婆身邊長到5歲,小外孫女和外公外婆的感情特別好。2018年過年時,吳偉平身體不適,突然發燒,正在假期中的小外孫女得知后,獨自訂了機票趕回蘇州,探望和照顧外公。

  腌魚干、油爆蝦、炒蠶豆……

  原材料塞滿一冰箱

  春節前,老蘇州家庭有腌咸肉和腌魚干的習俗,年前提前腌制好了,存放到過年期間吃。在吳偉平家的廚房窗戶上,掛了十幾串腌好的魚塊。

  吳偉平介紹說,這些全部是給女兒們做的。除了魚干,籽蝦也是女兒們最鐘情的一款蘇幫菜的代表。胡仲英從冰箱冷凍層中取出一袋籽蝦告訴記者:“相比直接冷凍的河蝦,已焯過水的蝦保存時間更久,口感不容易改變,蘇州人愛吃油爆蝦,解凍后下鍋翻炒幾分鐘,和新鮮的時候一個樣。”

  每年初夏上市的本地蠶豆鮮嫩碧綠,蘇州人家幾乎從上市吃到下市,餐桌上天天得有這道菜。吳偉平總是要趁蠶豆季買上幾十斤,全部剝好了焯水冷凍。這些原材料,塞滿了一冰箱……

  異國他鄉女兒的情……

  女兒想著盡孝

  為父母買來大冰箱

  談到女兒們的“心頭好”,兩位老人如數家珍:蛋黃花生、筍豆、百合干、杏仁酥、瓜子、松子、山核桃、雞頭米……“女兒們的口味很挑剔,大部分都是從蘇州百年老店采購,比如醬汁肉認準陸稿薦的,豬油年糕和糖年糕買黃天源的,小點心去長發食品購買,還有舊學前平花橋附近的菜包子,純素油做的,大女兒很喜歡,”對于哪些東西去哪里購買,老兩口記得一清二楚。

  隨著家里“囤貨”日益增多,儲藏空間變得捉襟見肘,尤其是冰箱。兩年前,女兒們為爸媽更換了一臺雙開門的大冰箱??臻e時,吳偉平和胡仲英會帶著一輛小拖車到處逛逛,采購搜集一些女兒們喜歡的美味小吃。

  兩個女兒心里裝滿的不僅是感動

  要為父母做更多……

  開心地幫女兒們“備貨”是老夫妻倆的日?;顑?,3個家庭一共有15個特大號行李箱,用來輪流搬運。閑暇時,身子骨還挺硬朗的他們也喜歡外出旅游。去年6月,外孫女放假,兩位老人去溫哥華小女兒家住了3個月。吳偉平告訴紫牛新聞記者,他和老伴去過3次加拿大了,日本距離近,去的次數更多。

  “每周出去購物兩次,不算太累,最主要是女兒們都很孝順。”吳偉平說,孩子們心里惦記著爸爸媽媽的身體健康,讓他們注意休息,不要太辛苦。家里的進口保健品都是女兒們帶回來的,有深海魚油、卵磷脂等,用來預防老年人慢性病。“快吃完的時候,女兒們會提前買好帶回國,巧克力也帶了不少,”吳偉平說。

  2月3日,吳偉平的小女兒吳菁打開視頻通話,與父母連線。她在視頻中高興地向父母展示家里大門掛上了喜氣洋洋的大紅色中國結,并告訴父母,春節臨近,溫哥華街頭的中國年氣氛濃厚。通話中,吳菁關心地詢問蘇州最近的天氣情況,叮囑父母注意保暖。

  父母勞心勞力為她們張羅美食,吳偉平和胡仲英的兩個女兒心里裝滿了感動。小女兒吳菁告訴紫牛新聞記者,扁尖的根部比較老,頭上嫩,父母把根部留下自己吃,嫩的尖頭洗干凈冰凍起來,給她和姐姐帶去國外。去年,父母為了多給她們剝點雞頭米,把手指都弄破了。吳菁說:“經常提醒父母別太操勞,畢竟年紀這么大了,可他們還是不停地準備,我們離家這么遠,不能像其他兒女一樣周末經?;厝タ纯?,父母的恩情實在無以為報。”吳菁表示,她和老公的事業逐漸穩定,隨著女兒馬上大學畢業,明年開始時間會慢慢空出來,要多回家在爸媽身邊陪陪他們。父母接近80歲了,吳菁和老公商量著,以后每年至少回國住2-3個月,輪流陪伴老人。

  在大女兒吳芳的記憶中,每年回來,父母會領著自己吃遍蘇城的美食,感覺仿佛回到了童年。裕興記的面、陽澄湖的大閘蟹……一天恨不得按六頓來吃。如果在家里燒,頓頓是滿滿一桌子的菜,臨走一定把兩個行李箱裝滿,還有很多東西塞不下。“他們想把家鄉所有好吃的都給我帶上飛機,生怕我在國外餓著,”吳芳表示,今年大年夜無法在父母身邊吃頓團圓飯,是心中最大的牽掛,但一定會網上連線父母,陪老人在網上跨年。

相關熱詞搜索:春節 配齊
相關評論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要鏈接 | 教育之聲簡介 | 法律顧問 | 廣告服務 |
Copyright ? 2000-2012 cedcm.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郵箱:edu@cedcm.com.cn | 京ICP備12037710號 | 總機: 010-88687877 | 傳真: 010-88682677
本網站所刊登的教育之聲網各種新聞、信息和各種專題專欄資料,均為教育之聲網版權所有,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Powered by PHPCMS V9.6.0 © 2015
制服丝袜亚洲综合无码
<ruby id="5heaz"><sup id="5heaz"></sup></ruby>
<rp id="5heaz"></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