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之聲網2月1日消息】春節將至,過年的重頭戲怎么少的了“吃”?那么國人在吃上有什么新變化?近日大眾點評“年味地圖”顯示,烤鴨成為了全國最火的過年菜,其次是椰子雞、酸菜魚、羊蝎子、米線。南京最火的5道過年菜是:什錦菜、春卷、紅燒鰱魚、紅燒獅子頭、蘆蒿炒干子。
1月28日,2019大眾點評“年味地圖”正式上線,可視化大數據將呈現出春節期間的飲食風貌,用戶可以在大眾點評App上搜索“年味地圖”,實時了解全國重點城市過年餐飲消費熱點。通過數據可以看到,今年春節,代表家鄉味道的傳統年菜依然是國人餐桌上的首選。“逢年過節吃餃子”是北方人不變的傳統,上海的四喜烤麩、北京的芥末墩、天津的素餃子、廣州的白切雞也位居當地過年特色菜榜單前列,而在廣州,佛跳墻、白切雞等過年特色菜品的搜索熱度持續增長。
“年味地圖”數據顯示,過去一年最火的網紅菜有臟臟包、舒芙蕾、臟臟茶、炭火蛙鍋、爆漿蛋糕,網紅菜的流行趨勢席卷大江南北。以“臟臟”系列為例,臟臟包、臟臟茶入圍了上海、北京、重慶、西安等10個城市的網紅菜榜單,成為當之無愧的吃貨界一霸。
在實時地圖上,除了當地傳統菜肴,還出現不少外來菜的身影。天津人愛上了云南米線,南京人吃上了成都串串,不同地域口味的相互流動成為今年年菜里的新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