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區教委統一要求,主題為“月圓京城 情系中華”的中秋傳統文化展示活動在各學校展開。2018年9月21日下午,北師大四附中初中部的同學們迎來了第四屆中秋詩會。
隨著悠揚的音樂,兩位同學低吟淺唱,五位同學翩然起舞,一曲《浣紗歌》令人心馳神往。她們是學校合唱隊和舞蹈隊的同學,在舒楠和李曉鳳兩位老師的指導下排練了近一個月,就是為了今天給大家奉上最精彩的節目。這個令人驚艷的開場獲得了陣陣掌聲,很多老師紛紛舉起手機拍照,留下最美好的紀念。
接下來,初一年級同學帶來“中秋故事會”環節。在鄒逃根、楊蓉、丁月香三位初一語文老師的指導下,三位同學分別講述了一個關于中秋的故事?!对嘛炂鹆x》講述了朱元璋如何利用月餅發動起義,《玄宗游月》講述了唐玄宗夢游月宮后創作了《霓裳羽衣舞》,《貂蟬拜月》講述了王允巧施連環計除董卓——配上琵琶和笛子的伴奏,臺上同學繪聲繪色聲情并茂,臺下同學聽得津津有味。
去年中秋詩會的飛花令環節給同學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年丁月香老師主持的飛花令再次閃亮登場,丁老師穿著傳統服飾,向同學們介紹了飛花令的規則。今年的主題字是“月”和“思”,分為兩場進行。在“月”字專場,舉手登臺的同學們站成一排,每人說一句含“月”字的詩詞,話筒傳到卻無詞可說的同學下臺。臺上的同學不斷減少,最后只有一位同學留了下來。“思“字專場延續了去年的兩人一組對戰模式,留在臺上的同學不斷輪換,最后決出勝者。同學們參與熱情極高,積極舉手上臺,未能上臺的同學也在下面大聲加油鼓掌,給選手以鼓勵。
激烈的比賽過后,身著漢服的吟誦小組同學在馮日春老師的指導下,為大家表演了吟誦《靜夜思》;由王美老師指導的古箏小組同學為大家獻上了《但愿人長久》。臺下觀眾沉醉其中,深切感受到這兩種古老傳統藝術的魅力。
接下來登場的京劇表演更是令人嘆為觀止。當手持折扇的“楊貴妃“輕唱出“海島冰輪初轉騰,玉兔又東升“的時候,當手持雙劍的”虞姬“翩翩起舞的時候,當專業的絲弦伴奏響起的時候,所有人都感嘆京劇不愧為中華國粹,也為初一同學中有這樣的人才而高興和自豪。
重頭戲登場——由王偉、朱敏、周楊會老師指導的英語劇《月宮上的故事》,將“后羿射日“、”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搗藥“等幾個古老傳說串在一起,為大家介紹了中秋節的起源。參演同學口語流利,表演風趣,特別是憨態可掬的”玉兔“,令人忍俊不禁,臺下的笑聲掌聲此起彼伏。
在輕松幽默的表演之后,由趙紅、馮玉蘭老師指導的朗誦《黃河頌》令大家肅然起敬——特別是朗誦到“我們祖國的英雄兒女,將要學習你的榜樣,像你一樣偉大堅強“一句時,大家都不由自主地想到了剛剛過去的“九·一八”紀念日。今天我們能夠坐在一起歡度中秋,正是因為國家富強人民團結。我們要努力學習,保衛祖國!
活動的最后一個環節是中秋詩詞創作頒獎。共有24名同學脫穎而出,分獲一二三等獎。徐娜副校長、高慶軍主任和語文組的老師們為他們頒發了獎狀。這是第二次舉辦詩詞創作比賽,同學們參與的熱情比上屆更高,各班挑選出來的不乏優秀作品。
最后,所有演員走上舞臺合影留念,本次中秋詩會圓滿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