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uby id="5heaz"><sup id="5heaz"></sup></ruby>
<rp id="5heaz"></rp>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歡迎訪問教育之聲網
滾動新聞:
【教師】鄉村教師 有多少難題困擾你
2016-11-07 15:31:29   來源:光明日報   

  【教育之聲網11月7日消息】聚是一團火,散作滿天星。北京市密云區的一群鄉村教師每天都在演繹這樣的薪火接力:拂曉,班車將他們送往群山深處的鄉村學校;黃昏,他們從各處會集,回到城區。“以前山路不好走,幾個星期回不了家?,F在方便了,天天都有車接送。”在密云區新城子鎮中心小學任教的李二偉談起變化頗為滿足。

  隨著“全面改薄”、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等工作的持續推進,鄉村教育硬件已極大改善,但在人才虹吸的大背景下,師資成為制約鄉村教育最大的一道坎兒。2015年6月1日,國務院辦公廳頒發《鄉村教師支持計劃》,從生活待遇、職稱評聘、交流培訓等8個方面加強鄉村教師隊伍建設。一年多時間過去了,鄉村教師的工作生活狀況改善得怎么樣?支持計劃的各項措施落實得順利嗎?又遇到了哪些困難?記者歷時一個多月展開調查。

  “下不去”,現實處境與客觀困難

  “山區的孩子們非常樸實好學,但缺乏好的教研支持,我要再留一年。”北京市骨干教師劉立新一年前來到位于密云區司馬臺長城腳下的古北口中學擔任“學科指導”。每天早上6點半,她都要從密云區中心趕往幾十公里外的古北口。

  城鎮優秀教師“下不去”長期制約鄉村教學質量的提升,為解決這個難題,密云用了什么辦法?

  除不同的地區津貼外,密云為前往山區教學的老師設立了專項獎勵。如“學科指導”,每位參加的教師每年可獲得兩萬元獎勵,課時工資按比例提高。“評職評優先考慮交流教師,新一輪交流開展以來,共有562名交流教師被評為區級以上骨干和中級以上職稱,占比達36.9%。”密云區教委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越是鄉村,越是艱苦,待遇越高,《鄉村教師支持計劃》中有關生活補助的規定是鄉村教師們最期待的紅利。據了解,中央財政在2015年、2016年分別下達獎補資金22.8億元、29.8億元用于680個連片特困地區重點縣的鄉村教師生活補助。此外,為吸引新畢業大學生投身鄉村教育,去年中西部265個省貧縣納入“特崗計劃”實施范圍,每人每年工資性補助標準中部地區由2.4萬元提高到2.8萬元,西部地區由2.7萬元提高到3.1萬元。

  不過,記者在調查中也了解到,受限于各地財政狀況和執行標準問題,生活補助發放也遇到了一些困難。“聽說有鄉村教師補助的政策,但還沒有收到。”陳俊德老師所在的河南省南陽市西峽縣丁河鎮古峪小學地處深山。經過輾轉打聽,一位不愿具名的政府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鄉村教師支持計劃的資金籌集很困難,縣里需要先擬訂方案、拿出資金,才能向省里申請相應的配套,一些縣財政預支這些費用有困難。”

  而如何兼容新政策與老辦法之間的矛盾也是擺在各級政府面前的挑戰。四川某鄉鎮中心小學教師陳薇(化名)抱怨:“我們去年剛漲了400元工資。結果后來一說要體現向艱苦地區傾斜,把我們又調了回去,變成了300元,聽說縣城老師降得更多。”而據東北師范大學教授秦玉友調研,一些地區還發生了原有教師與特崗教師之間的矛盾。“特崗教師是中央財政撥付的統一薪酬,原來的老師堅守了那么多年、干的活也差不多,收入卻比新畢業的大學生差了一截,容易不平衡。”

  “在縣級政府那里,中小學教師基數大,很多都占了財政供養人口的1/3到一半,薪酬一提升,壓力就特別大。這是現實處境,也是客觀的困難。”秦玉友說。

  不過令人欣慰的是,據記者調查,很多地方都有名目不一的鄉村教師扶持項目,有的已經實施了很多年,彌補了缺口。福建省龍巖市上杭縣珊瑚中心小學教師陳育紅說:“幾年前,我們鄉鎮就設立了專門支持‘三基’的經費,現在我每個月能拿到1300元的獎補。”

  編制、職稱,“鐵飯碗”的吸引力

  “評職稱以前有很多條件卡著,像有科研論文、學歷的限制,2015年上面有政策,評聘不再分開,考核通過就可以享受高級職稱待遇,像我這樣的老教師終于可以從中級評高級了。”陳育紅談到這點非常高興。

  遼寧大連三十四中教師劉麗華去年交流到瓦房店市李關鎮第十一中學支教1年。她觀察到,自己的同事大多是土生土長的李關人。“在李關鎮,有編制的工作不多,老師進編就相當于捧上了鐵飯碗,這對于老師們能留下很有吸引力。”

  不過,由于歷史原因,目前的職稱激勵還存在一些結構性問題。瓦房店市泡崖鄉中心小學教師牛冬梅說:“我們學校去年有6個符合條件的老師全部評上了高級職稱,但由于中級職稱滿額,只能退一個進一個,近些年走了不少人。學校有60多個老師,50歲以上的有40個,30歲以下的只有8個。”

  “目前的編制、職稱結構確實有待優化。”秦玉友說。“由于學生總量減少、小規模學校增加,整體的教師編制都比較緊張,加上之前積累了一批中級職稱教師,也需要慢慢消化。”

  在調查中,記者還了解到,很多老師呼吁降低職稱與待遇掛鉤的權重。“大家都干一樣的活,有高級職稱就比我們中級職稱的多拿1000多元,差距也太大了。”云南某地鄉村教師王莉(化名)說。“現在基本待遇那么低,都指望著提職稱,每次評職稱都會擦出不少矛盾。”

  “理想狀態下,職稱應該是對能力的承認而非待遇的標尺。”秦玉友坦言,“過低的基本薪酬會把部分初入職者直接排斥在外,只有提供了生活、成家的物質基礎他們才可能作出相應的職業選擇。”

  能力提升,培訓更需機制配套

  按照《鄉村教師支持計劃》要求,到2020年前,要對全體鄉村教師校長進行360學時的培訓。中小學教師國家級培訓計劃(簡稱“國培計劃”)自2015年起集中支持中西部地區鄉村教師校長培訓,各地根據地方財政情況開展省培、市培、縣培,中小學校按照年度公用經費總額的5%安排教師培訓經費。

  “項目多、經費夠,學校也希望老師多培訓,但人一走一攤子事就沒人做,本來就缺人,壓力比較大。”江西省某鄉村校校長王遠(化名)感覺,培訓的方式還需要調整。“現在很多是上面要你學,而不是工作中遇到問題需要充電,最后弄得就像迎接評比、檢查一樣了。”

  “希望有些實打實的培訓,最歡迎到一流學校聽課、交流,最怕網上聽課、在線培訓。”重慶市墊江縣教師張寧(化名)直言,業余時間都在改作業,電腦點開湊課時,誰也不聽。他打趣說:“在音樂廳和蹲家里聽音樂能一樣嗎?”

  針對上述問題,教育部相關負責人表示,已采取高年級師范生頂崗支教、送教下鄉、送培上門等措施解決鄉村教師參加培訓的工學矛盾。

  最大的支持,是統籌保障

  在調查中,記者發現,鄉村經濟社會狀況的改善是鄉村教師留得住的重要因素。在北京密云、浙江嘉善等地,由于一系列生活條件的便利化以及城鄉教學教研納入整體規劃,鄉村教師與城鎮教師生活工作上的差距顯著縮小,甚至出現反轉。在此基礎上,越來越多的新畢業大學生通過免費師范生、“特崗教師”等形式加入鄉村教師的行列。

  “區里近幾年招聘的教師來源也更加多樣了,很多都是業務骨干,有東北的,也有河北、山東的,他們都愿意來密云當鄉村教師。”密云區教委相關負責人說。

  “去年剛來的時候住在教學樓里,后來在外面租房子?,F在保障房在建設中,老師們有了盼頭。”劉麗華見證了瓦房店市改善鄉村教師生活條件的努力。據了解,2015年、2016年中央分別安排資金19.4億元、24億元支持建設農村學校教師周轉宿舍3.2萬套、4.7萬套。

  “提高鄉村教師的職業吸引力取決于很多方面。”秦玉友表示:“不同地區,不同交通、生活條件,相同的扶持措施意義并不一樣。比如1000元的補助在不少地方算很高了,但在一些特別偏遠的山區,光是交通、生活增加的成本就能把它抵消掉。所以,下一步措施應當引入分類施策、因地制宜的思路。”

  秦玉友說:“從反饋看,老師們要求提高待遇的呼聲最高,但基本生活條件的保障更加重要。日常生活、交通、信息條件是最具決定性的因素,最艱苦、最難留人的往往是基本生活不便的地區。”

  教育部相關負責人為此表示,下一步將加快實現城鄉基本公共教育服務均等化,推進縣域內城鄉義務教育學校建設標準統一、教師編制標準統一、生均公用經費基準定額統一、基本裝備配置標準統一和“兩免一補”政策城鄉全覆蓋。“目標是實現鄉村教育發展與國家城鎮化進程相協調,城鄉學校布局更加合理,城鄉師資配置基本均衡,鄉村教師待遇穩步提高,鄉村教育質量明顯提升。”

相關熱詞搜索:教師 鄉村 難題
相關評論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 我要鏈接 | 教育之聲簡介 | 法律顧問 | 廣告服務 |
Copyright ? 2000-2012 cedcm.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郵箱:edu@cedcm.com.cn | 京ICP備12037710號 | 總機: 010-88687877 | 傳真: 010-88682677
本網站所刊登的教育之聲網各種新聞、信息和各種專題專欄資料,均為教育之聲網版權所有,未經協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Powered by PHPCMS V9.6.0 © 2015
制服丝袜亚洲综合无码
<ruby id="5heaz"><sup id="5heaz"></sup></ruby>
<rp id="5heaz"></rp>